首页 |
|
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关于2023年度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动态监控运营服务商评价结果的通报 |
|||||||||||||||||||||||||||||||||||||||||||||
|
|||||||||||||||||||||||||||||||||||||||||||||
各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相关动态监控服务商: 为切实加强全省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专用车辆(以下简称“专用车辆”)监管,提高专用车辆动态监控服务商(以下简称“服务商”)服务质量,满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根据《浙江省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动态监控运营服务商考核管理办法》(浙散发〔2023〕2号),对10家入围服务商2023年度监控服务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现将评价结果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评价,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照专用车辆上线率、数据管理、服务维护等12个项目,在各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进行综合评价基础上,随机抽取50家行业企业对服务商进行测评,结合各服务商自评互评形成综合评价结果。本次被评价服务商平均得分为189.74分,评价情况如下表。(总分225分,180分为合格)。 10家服务商综合得分及名次
二、主要特点 2023年度,各服务商总体服务意识良好,能够完成运营服务本职工作,为全省专用车辆安全整体智治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省专用车辆道路交通事故率保持在重车类型的较低合理区间。具体工作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及时主动配合。各服务商为共同推动系统二期迭代升级工作顺利完成,按要求及时修正系统接口协议,优化提升改造各项数据接口,主动进行数据对接;二是数据支撑有力。传输至安全共治系统的基础监控数据相对完整、准确,为协助各级散装水泥行业管理机构及行业企业强化专用车辆动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服务质量提升。各服务商牢记服务理念,培育服务文化,积极打造高素质服务队伍,狠抓服务落实,服务质量较以往年度有提高,有效促进了自身服务软实力的持续提升。 三、存在问题 此次评估中,也暴露出个别服务商在动态监管、数据处理、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车辆动态监管不到位 一是动态监管报警提醒不到位。个别服务商对企业车辆超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行车未保持安全距离、违规变道、闯红灯等违规行为报警提醒不及时、不到位,对存在较高危险性的车辆未及时提醒所在企业,未向当地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报告,导致车辆发生伤人、亡人事故的风险概率增大。在被红色预警的27家企业中,问题较为突出的有星软集团服务的温州筑源混凝土有限公司,专用车辆在6个月内出险43次,累计出险最高;该企业所属车照为浙C11467专用车辆,在6个月内出险5次,单车累计出险次数最高;浙江中导服务的浙江安吉博瑞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在6个月内因交通事故造成6人受伤,累计造成受伤人数最多。 二是离线车辆巡检不及时。评价中,部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企业反馈,个别服务商存在日常巡检不及时,甚至从未巡检的情况,也未能严格执行“30天以上离线车辆必须巡检,并将巡检结果以表格形式发至省散装中心”协议规定。如个别地区反馈星软集团存在一年从未巡检,金华丽驰存在半年内未巡检的情况。浙江马良、嘉兴信达、浙江中导、浙江网泽、浙江中交有巡检,但从未上报巡检结果。 三是专用车辆在线率不高。2023年,因亚运会召开,部分地区车辆出行受限,部分企业业务下滑,闲置停驶车辆骤增,导致专用车辆平均在线率为85.39%。年度平均上线率排名后3位的是:浙江中交慧联(75.63%)、浙江网泽(78.14%)、嘉信信达(78.61%)。 四是监管信息反馈不及时。个别服务商对设备终端损坏、企业车辆退出平台、核销报废车辆不及时反馈与处理等问题,造成社会平台车辆数与省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系统平台数量不一致。 五是主动接受监管意识不强。部分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反馈,服务商与属地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缺失。从评价结果看,浙江网泽在这方面的问题相对突出。 (二)监管数据处理不到位 车辆卫星定位数据不准确。部分企业反馈专用车辆卫星定位数据不准确,信号弱的情况。存在此类情况的有浙江中导、金华丽驰。 (三)售后服务不到位 一是售后服务制度不明确。部分企业反馈,个别服务商提供的技术保障制度、应急管理方案、设备维护(修)制度、动态监管制度缺乏适用性,存在服务保障制度不健全或未落实的情况。部分设区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和企业反馈,个别服务商未提供售后服务制度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是售后培训不到位。企业反馈,部分服务商培训不及时、培训频次低,甚至不落实培训工作。如浙江中导反馈存在从未培训的情况。 三是客服反馈不及时。部分企业反馈,浙江网泽、星软集团的客服回复问题不及时。其中星软集团存在客服无24小时值班的情况。 四是故障维修不及时。部分企业反馈,个别服务商接到故障报修请求后,对故障设备的更换、检修不及时。其中浙江网泽存在48小时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 (四)车辆日常监控不到位 个别服务商对其服务的企业专用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亡人事故,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实质性监控失灵。全省全年专用车辆交通事故致人死亡60人,同比增加18人,同比上升42.9%,其中属于星软集团监控车辆发生交通亡人事故17起,浙江网泽监控车辆发生交通亡人事故9起,浙江中导监控车辆发生交通亡人事故7起。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对评价发现的问题,各服务商要全面认领,建立问题清单,提出整改举措,明确整改期限,形成整改方案报省散装中心,进一步做好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动态监控服务工作。 (一)强化安全意识,夯基固本,提升全民安全常识 省安委会决定,从今年起至2026年底在全省部署开展新一轮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通过攻坚整治,梳理明确部门“三管三必须”职责,夯基固本,有效遏制重大事故隐患,有效提升全民安全常识,基本形成“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社会共识。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相比前三年更趋严峻复杂,随着人流、车流、物流大幅度增长,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部分行业企业还没认识到车辆动态监控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存在恶意人为干扰、屏蔽卫星定位装置信号的情况。各服务商要深刻认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全面助力提高企业认真落实好动态监控的各项要求,把主体责任落实到位。要助力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驾驶员的能力素质,通过日常及时对违规行为提醒和记录,有效减少驾驶员行车风险隐患。要做好本职工作,强化专用车辆动态安全监管,确保应管尽管,配合各级散装水泥管理机构、行业企业及时消除各类风险隐患,助力专用车辆道路交通安全。 (二)珍惜企业商誉,主动担当,提升服务质量水平 专用车辆整体智治安全成效事关行业发展和安全大局。服务商是动态监控工作中承上启下的环节,没有服务商提供良好的动态监控数据,动态监控工作就是无根之木。提供良好的动态监控数据也是各服务商安身立命、发展进步的基石。本次评价暴露的问题,多是“涛声依旧”,各服务商要站在重视商业信誉的角度,遵守契约精神、信守服务承诺,认真做好全面复盘,整改落实工作。要增强意识,加大核查数据力度,提高车辆的数据质量,重点协助好省散装水泥专用车辆安全共治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要严格按照省散装中心要求和规定及时核查企业与车辆信息,清理“僵尸车辆”,确保传输的各类数据详实、有效。要进一步完善售后服务网络,便利行业企业就近、及时接受售后服务,针对各地反馈未定期巡检和维修不及时的情况要加强整改力度;配合省散装中心做好软硬件设备的迭代升级,向企业免费提供升级改造服务,做好及时培训。各服务商要进一步加强与属地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沟通交流,取得散装水泥管理机构的认同与支持。 (三)加强监督考核,协同联动,强化队伍动态管理 一是加强监督评价。省散装中心将联合各市、县(市、区)散装水泥管理机构,持续加大对服务商的监管评价工作力度,不定期开展软件功能、设备性能、服务管理等情况抽查,对存在设计缺陷的软件、性能达不到要求的硬件产品,要立即采取改进措施,对服务不到位、整改不力的服务商将进行全省通报,并纳入年度评价。 二是强化服务商动态管理。进一步落实有进有出的服务商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对于评价排名靠前的服务商优先推荐给市场,对年度考核分数排名后三位的服务商将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考核末位的服务商予以淘汰。 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 2024年3月8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