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 > 党建动态

新时代文化地标 古今文明之窗口 ——省散装水泥中心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党日活动

发布日期:2022-10-12 14:19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散装中心

9月29日上午,省散装水泥发展中心退休干部党支部组织党日活动,在杭全体党员集体参观了新近建成的杭州国家版本馆,体验新时代的文化地标,感受中国文化之深厚。

杭州国家版本馆,又名文润阁、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位于良渚,为中国国家版本馆组成部分, 总建筑面积10.31万平方米, 设有展示区、保藏区、洞藏区、交流区等区域,于2022年7月30日正式开馆。

品味文献宝库,感叹千年文明。从良渚玉琮的纹饰、战国青铜剑的铭文,到宋代的刻本、民国的年画……文明就是这些刻印在五千年光阴上的印记,在眼前流淌成河。杭州国家版本馆的展览体现了专业特色,展出的精品包括文澜阁《四库全书》、五代吴越国时期“雷峰塔经卷”、宋刻天禄琳琅藏书《太学新增合璧联珠万卷菁华后集》等,还有3把越王青铜剑等等。

潮起之江不息,勇扛创新旗帜。1200余件生动鲜活的展品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让我们感受到之江大地日新月异的发展变革。《之江新语》8个不同语种的珍贵版本、董家57本家庭账本、手绘疫情防控思维导图、上洋村8个版本的《村规民约》、衢江区扶贫干部158本扶贫笔记等实物,见证了“八八战略”给浙江大地带来的全方位、深层次、历史性变化,为浙江步入共同富裕、改革先行先试示范区奠定扎实的基础。

千古风流有我,人文荟萃满目。浙江人杰地灵、积淀深厚,哺育了众多历史文化名人。72位浙江画家创作了182位浙江历史名人,艺术化地展现其生平事迹和思想内涵,串联起浙江俊采星驰、人文荟萃的精神图谱。除了肖像绘画之外,还对应展出古籍、拓片、手稿、书信等版本300余件,如《越绝书》明刻本,清龚自珍手稿,清朱彝尊行书扇面,钱学森、茅盾信札等,这些确凿考信的文献史实依据,丰富多元的版本资源,让浙江历史文化名人更加鲜活起来。

融合数字科技,盘活藏品文献。杭州国家版本馆数字馆是一个版本数字展厅,将文化、艺术、科技相融合,以“数字版本+沉浸多媒体空间”的形式展现中华版本内涵。元代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化身一艘灵活的瓷质小舟漂浮在碧波之上,五代雷峰塔经卷,那一个个穿越千年的文字随着光影在眼前穿梭。在“江南版本文化概览”展厅,有一堵“姓氏墙”,观众扫描二维码后输入自己的姓氏,背景板上一阵灯光闪烁,相应的汉字随之点亮。

漫步展厅,每一件展品都在告诉我们:版本即文脉,版本即时代,版本即生活。老党员们驻足静观深思,中华版本资源承载的家国故事、凝聚的文化血脉、寄托的民族理想,此刻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党员们参观展览后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党员们共同认为,我们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也要发扬“散装文化”、“绿色文化”,加快推进新时代散装水泥应用领域高质量发展,讲好绿色发展的故事。同时感谢老同志们发扬奉献精神,将珍藏多年的散装水泥发展史料、实物共计114册(件)捐赠给杭州国家版本馆,散装水泥发展中心呈缴525册(件)。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