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增厚度、提高度、拓广度 平湖市“三度”谱写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1-12-21 14:25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平湖市商务局

今年以来,平湖市紧抓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国内国际“双循环”黄金节点的开路先锋姿态,将区位优势全面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全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构建外贸新发展格局,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8.8亿美元,世界500强投资项目38个,利用外资连续21年进入全省十强;外贸出口实现量质齐升,1-9月全市出口同比增长21.2%,先后获评国家级平湖箱包、平湖电动童车产业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全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一、以项目为牵引,夯实开放型经济发展厚度

一是完善机制全力“招”项目。深入实施开展全市招商引资大竞赛暨利用外资“开门红”专项行动、利用外资百日攻坚行动,及时研究修改2021年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继续实施挂图作战,持续推进周亮晒、月通报、季竞赛机制,今年1-10月,全市完成实际外资3.68亿美元,完成嘉兴下达目标任务的97%。深入开展招商引贸专项行动,将招商引贸纳入对镇街道特色化考核内容,从项目招引源头抓外贸发展的新生力量,全年新增出口实绩企业70家、新增出口额12.38亿元。

二是聚焦产业精准“引”项目。坚持招大引强选优,紧盯世界500强、国际行业领先企业产业布局新动向,着力引进投资规模较大、产出效益较好、技术含量较高的“大好高”项目。今年1-10月,全市引进超亿美元、世界500强及国际行业领先企业18个。围绕重点发展产业及各主体明确的产业定位深入开展产业招商,加大对链主型企业的招引力度,1-10月,全市引进重点产业项目31个,合同外资3.04亿美元,占工业引资量的76.6%,今年引进机床龙头企业、行业排名前三的德马吉森精机项目,预计投产后年销售额超40亿元,成为我市精密数控机床产业链又一“链主”企业。

三是优化服务加速“推”项目。全面优化开放营商环境,建立重大外资项目领导联挂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在推进过程遇到的困难问题。结合“三为”专题活动,深入外资、外贸企业开展走访服务,全年累计走访企业300家次,累计为119家企业935名外籍高管、专家申请商事活动入境邀请函,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助推以商引商,1-10月增资项目合同外资占全市比重达50%。着力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力推广国际集装箱“一件事”、海外仓在线新应用模块和外经贸法律援助中心,针对企业反映的缺箱等问题,鼓励企业自主申报用箱需求,全市410家企业已启用国际集装箱在线(管理)模块。

二、以平台为基石,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高度

一是突出开发区“主阵地”。坚持把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独山港经济开发区作为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年初在制定考核任务时向两大开发区倾斜,以两大开发区作为招商项目的主要载体,今年1-10月,两大开发区实现实际外资2.2亿美元,占全市比重60%,引进招大引强项目15个,考泰斯、睿迈通讯分别被认定为功能性机构和地区总部。聚力稳外贸工作主线,大力推进招商引贸、外贸回归、跨境电商等工作,着力培育外贸新增长点,1-9月两大开发区累计出口153.46亿元,占全市总额的66%。

二是擦亮国别园“金招牌”。以中日产业合作园、欧洲(德国)产业园两大国别园区为抓手,紧盯日本、欧美等重点区域开展精准招商,今年首次在西瓜灯文化节经贸签约仪式上开辟日本分会场,累计签约金额达312亿元,依托云招商会议室与日本电产、意大利康迈尔集团、德国湛新等集团总部开展视频连线9次,确保疫情下项目洽谈不断线,1-10月全市引进日本、欧美发达国家合同外资占比达42.4%,中日产业合作园累计集聚日资企业近200余家,总投资18.5亿美元,欧洲(德国)产业园内集聚欧美企业60多家,包括德国威克诺森、法国利勃海尔、美国ADM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三是耕好自贸区“试验田”。以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区块被列为嘉兴联动创新区临沪片区区块为契机,加快推制度创新,出台工作方案,明确28条拟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清单、9条拟线上级部门争取下放权限清单、5条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针对半导体、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5G通信等领域优质项目,充分发挥临沪区位优势开展产业链招商,先后引进润泽、大族激光等百亿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世界500强项目2个,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4个,实际到位内资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资金达11.8亿元,占比80%。

三、以试点为引领,延伸开放型经济发展广度

一是打造进口贸易示范区。依托产业优势和地理优势,全面实施进口提升行动,获评全省进口贸易创新示范区。充分利用中央和省级鼓励进口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制定鼓励进口政策,鼓励指导企业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政策,2017年到2020年共争取到国家进口贴息资金865万元,总额居嘉兴前列。积极培育进口主体和平台做大做强,2020年全市拥有超亿进口额企业25家,进口总额达142亿,占比全市进口额的82.10%;平湖国际进口商品城、浙江独山能源进口平台、浙江卫星能源进口平台先后获评省级重点进口供应链平台。

二是打造贸易数字化先行区。坚持以数字赋能贸易,依托平湖市箱包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动企业和产业数字化,得到了上级高度认可,6月15日,平湖市人民政府与商务部配额许可证局签订贸易数字化领域合作协议,平湖成为全国首批推进贸易数字化发展合作基地。以箱包产业贸易数字化先行先试为契机,打造货物贸易内外贸智能协同平台,实现货物贸易订单协同、订单全流程闭环管理、智慧服务以及数字孪生。该应用场景成功入选全省数字政府双循环应用首批培育库名单,目前已完成平台1.0版系统框架搭建和应用界面的交互设计,订单闭环流程已走通,具备应用条件。

三是打造跨境电商集聚区。紧抓箱包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试点发展契机,大力推进嘉兴跨境电商综试区平湖园区建设,鼓励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今年全市新增跨境电商应用家数33家。做大做强跨境电商园区平台,平湖国际电商产业园获评省4A级电商产业园,平湖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申创3A级园区。充分发挥海外仓节点功能,拓展跨境电商业务和物流运输新渠道,目前拥有海外仓6个,仓库面积超1.8万平方米。1-10月全市完成跨境电商出口额4.02亿元,涌现了银座箱包、爱美德、依爱夫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

(平湖市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