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温州重塑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新优势 激发三大开放平台建设新动能 稳定外贸发展基本盘

发布日期:2020-09-01 16:4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温州市商务局

今年以来,温州市积极应对全球贸易萎缩、跨境物流受阻等出口难题,围绕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不断夯实市场采购贸易优势,同时借势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区联动片区的三区优势特点,促进外贸新业态全面开花,稳定外贸发展基本盘。1-7月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出口27.4亿美元、同比增长94.7%,拉动全市外贸出口10.70个百分点,为全省外贸出口贡献约1.51个百分点。

一、抓好改革创新,持续放大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优势

一是深化“零跑”制度改革激发主体活力。以“网上办、掌上办”实现市场采购贸易业务办理再提速,贸易主体注册流程精简为“浙里办APP”上开立账户税务信息登记、联网信息平台下载《告知书》“两步走”,2小时内可完成电子版营业执照办理全流程,压缩耗时75%。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启动以来,企业备案时间实现从5天压缩到1天、8小时、2小时的“三连跳”。二是增设直航航线开辟新路径。试点带动温州港业务量大幅提升,1-6月份温州港集团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2.25万TEU,同比增长49.03%,成功助力温州港增设直航线路印尼线,成为浙南闽北地区唯一直达印尼四大港口的航线,为温州本地企业平均单柜节省运输成本近1000元,较传统转运模式节约装货时间2-3天。三是构建“四栖物流”网络畅通出口通道。引导推荐企业通过国际铁路联运出口,探索市场采购贸易与“义新欧”班列(金华平台)融合,建立市场采购“海、陆、空、铁”四栖物流网,预计全年完成70列中欧班列出口。四是创新“拼箱平台”纾困小额订单。打造WMS市场采购贸易仓库管理软件,推进状元岙港区拼箱仓库基地改造,落地市场采购贸易组货拼箱中心,拼箱平台上线平均为企业节省70%时间、降低30%运费。目前已累计发运货物137柜,总金额1287.8万美元。

二、抓好供应链建设,连接国内国外“双循环”

一是传统贸易驾“云”拓市场。组织1253家次企业参加“2020浙江省出口网上交易会”线上展会、第127届网上广交会、2020中东欧商品云上展等,举办4场市级主办的线上展会、13场与各县(市、区)联合主办的线上展会,共收获订单1.2亿美元。二是政策招引“直播”求创新。采用市场采购网络直播开展改革试点政策“云推介”、外贸企业“云招引”,建立银行、会计事务所、企业三方长效合作机制,联合阿里巴巴、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招商。目前云端直播每周固定一场,累计已有1000余家外贸企业(个体户)参与,行业互动人数超3万。市场采购贸易备案企业数已达到1039个,疫情以来新增383个。三是市场采购借“仓”出海。支持本地企业建设与申报省、市级公共海外仓,积极布局温州跨境电商综试区9710和9810等跨境B2B新出口业态。目前全市已累计拥有2家省级公共海外仓和5家市级公共海外仓。顺利推动温州市金耀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首单价值8万美元的跨境电商货物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公共海外仓,实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海外仓”全新模式落地。

三、抓好业态融合,全力推动三大平台形成合力

一是“无票免税”联动“线上平台”。深化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拍档代理出口服务(TAP)业务模式,累计备案阿里拍档代理公司3家,个体工商户50家,完成市场采购出口总金额619.58万美元。成功实现全市首单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9810”业务,一批500箱、2000件厨房用品经9810报关成功发至美国海外仓,标志全市跨境电商B2B新模式落地。二是“改革高地”做优营商环境。以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经验复制与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组织6名国际贸易专家成立市场采购综合服务平台,提供涉外政务、商务等服务功能2.0版。持续推行“即办制”放宽准入,实现跑零次比例、政务网上实现率、掌上实现率均达100%;压缩个体户入驻成本2万元以上;完成联网信息平台2期改造,完善重点功能25项。三是“境内关外”联通贸易进出口。在综保区内大力发展保税1210进出口模式,探索创新跨境电商B2B和市场采购出口业务,结合温州市场采购贸易发展保税区出口温州模式,助力全市1210进口自6月19日开通至今,两个月内完成报关进口157237单,实现总销售额5280万元。

(温州市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