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解困--平湖市全力推动外贸稳定发展 |
||
|
||
受疫情影响,我市外贸企业生产、上下游供应链配套、国际市场拓展等领域均受到一定冲击,叠加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度影响,全市外贸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根据省委、嘉兴市委及我市经济工作要求,围绕“有序保障复工、恢复经济运行”工作部署,以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冲击为准则,以政策、数字赋能企业所需,变广开渠为精聚焦为工作理念,全力以赴推动疫情形势下外贸企业平稳、有序运行。 截止目前全市上年度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已全部复工,但产能恢复情况较不平衡,生产企业平均恢复水平约60%。 一、成立稳外资稳外贸服务专班,全力推动企业复工达产。 我局成立由局长牵头、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为成员的稳外资稳外贸服务专班,于近期开展集中走访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复工达产和贸易投资等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针对企业目前存在的到岗员工缺口、物流供应链、融资困难等问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解决。如就日晶(中国)新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大部分都在上海的情况,联系经信、人社等部门协调对接员工返工返岗。落实特吕茨施勒纺织机械(嘉兴)有限公司员工培训,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产能。协调反映平湖浦鹏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融资问题,联系银行、中信保等单位,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贷款,全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联系嘉兴海关、货代公司反映和协调解决企业在物流通关报检等过程中的问题。帮助指导企业向贸促会申请办理“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促进企业达成利用不可抗力条款解决贸易履约问题。疫情期间我市已办理各类认证证明书112份,其中与疫情相关的不可抗力证明书6份。 二、运用省“商务运行”、“订单+清单”等监测体系,加强趋势研判和风险预警。 运用省“商务运行”、“订单+清单”等监测系统,结合全市各行业预警点,依托“大数据+外贸+互联网”体系,加强分析预测,帮助企业精准营销,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一是突出对龙头企业、优势产业和困难问题的分析与帮扶。反映发展趋势,提升精准帮扶,加强政策扶持,推进与企业的“对接解困”,提供更实、更优服务。二是畅通信息渠道全面满足企业信息获知需求。通过系统反映情况,掌握企业问题清单,通过互联网等媒介交流对接企业需求,针对性研究协调问题,提高业务办事效率。对企业集中反映的用工融资等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予以帮扶,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目前已上报6家企业需求,争取获得省级稳外贸稳企业促发展应急专项贷款支持。三是加强预警信息收集和反馈。以精准服务、有效应对为主要目的,结合上级部门和信保公司的风险数据库,做好贸易摩擦案件的应诉排摸和国别买家风险排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贸易风险点,加强企业受损预警。 三、借力平台拓宽外贸渠道,着力推动新贸易模式发展。 牢固树立“千方百计争订单”的工作意识,帮助企业拓展外贸渠道,深耕国际市场,优化出口结构,努力确保市场份额总体稳定。借力各展览公司平台,发布展会信息,鼓励企业加快国际市场拓展步伐。借力跨境贸易平台,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发展跨境贸易,通过品牌营销、代运营、代理供货等多种形式,提升参与度,扩大销售额。扩大发挥好“相伴宝”平台的“分类订单”体系,继续扩大分类采购商、生产商和原物料供应商规模,提升品牌、设计、检测等综合服务,带动行业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根据目前特殊形势,支持网上参展拓市场,开展数字化营销,借力专业平台公司和大型展览公司,探索开展网上资源对接活动,提升客户接触度,拓展业务渠道。同时引导加大开拓社交媒体营销、网红直播等新模式的投入,延伸贸易流通产业链,扩大平台资源生态圈。 四、推动惠企政策及时落地,优化外贸营商环境。 按照省、市稳外贸政策措施意见,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落实政策制定与兑现,加快流程与审批,营造外贸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业信心。一是研究制订应对疫情的特殊支持政策,积极参与《平湖市应对疫情支持企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十八条政策意见》制定,支持提高信保支持力度,让政策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二是进一步加快政策兑现和资金落地。2019年已累计兑现各级外经贸发展资金4938万元。为应对疫情形势,加快政策兑现和资金落地,推行提前申报、分批兑付。目前已兑付2019年度第一批外经贸发展资金1352.18万元,拟近期将兑付第二批外经贸发展资金计1204万元。三是优化审批流程、加快审核速度。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办件服务,指导企业通过网上平台办理业务,通过电话、微信沟通实现“云申请、云办理”。引导和鼓励企业用好原产地规则和关税优惠协定等政策,帮助减轻企业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平湖市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