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获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专项激励(示范类第一档) |
||
|
||
自2016年6月萧山区羽绒及床上用品产业集群被列入省级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全省共51个)以来,萧山区商务局切实立足全区外贸和跨境电商发展基础条件和特点,联合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萧山园区新塘产业园,深度推进跨境电商与羽绒及床上用品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取得初步成效。近日,省商务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公布2020年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试点专项激励名单的通知》(浙商务联发〔2020〕9号),对22个县(市、区)分为示范类第一档、示范类第二档、培育类等三类名单予以专项激励,我区等5个县(市、区)(萧山、瓯海、安吉、义乌、永康)入选示范类第一档,将分别获得500万元专项激励资金。 一、 制定方案加强扶持 制定了《萧山区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商务发展工作方案》,通过对全区外贸、羽绒及床上用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特点以及电子商务发展的分析思考,确定了2020-2022年工作目标。出台了《关于加快外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其中涉及跨境电商发展的扶持资金将超过1000万元,重点扶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跨境电商招引以及独立网站营销。目前政策申报工作已全面展开,企业资料递交程序已接近尾声。 二、 培育标杆复制模式 将新塘产业园作为全区羽绒及床上用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的孵化中心,着力推进产业集群跨境电商推广、孵化发展工作,目前已建成新塘园区人才培训中心和创新孵化区,拥有1万多平方米的办公区域。园区指导孵化的三星羽绒、奥兰特家纺、迪欧达羽绒、守中家居、胜利羽绒等企业已成为羽绒产业领域跨境电商标杆企业,2019年我区自主品牌羽绒产品在亚马逊平台的销售额达到7000多万美元。 三、 建设各类服务平台 我区目前共有跨境电商企业517家,其中平台服务类企业70家。为准确掌握平台服务类企业经营情况,区商务局以跨境电商四大园区(萧山园区开发区产业园、萧山园区新塘产业园、空港园区、邮政园区)为基础建立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数据库,每月汇总统计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进出口数据。2019年,速通天呈平台报送至杭州跨境电商单一窗口的出口额为4165万美元,服务企业20家;保宏境通平台为8664万美元,服务企业35家;易斯百平台为370万美元。此外,泰隆银行和新塘街道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新塘产业园及跨境电商产业整体授信3亿元人民币,并为园区6家中小企业颁发授信证书。 四、引进项目培养人才 2019年,我区多次在深圳、广州、上海等地招商,全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80家,其中跨境交易类企业67家、跨境服务类企业8家、物流企业5家。同时,与周边高校、第三方服务机构拓展合作渠道,开展跨境电商课程及实践教育,不断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截至目前,我区共与4所学校合作培育跨境电商人才,累计举行人才双选会8次,为集群企业输送人才300余人。全区共举办政策宣讲、跨境电商专题活动26次,累计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 五、举办跨境电商峰会 2019年11月1日,我区举办2019中国萧山第三届跨境电商峰会暨全球品牌出海大会,600多位企业代表和10余位来自跨境电商行业的专家学者就全球贸易趋势、外贸转型之路、大数据时代下的企业发展之路、跨境电商品牌培育等议题展开交流与对话。会上,萧山区人民政府与中信保浙江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俄速通华东总部、亿邦动力华东总部、鑫泊科技、宝贝格子浙江总部等项目签约落户,将有力促进我区跨境电商的平台技术开发、供应链保障、品牌知识产权、物流通关、在线交易、金融服务、风险环境。 下一步,萧山区商务局将进一步细化产业集群工作方案,将标杆企业的示范效应扩大到全区层面的各类传统产业。以四大园区为依托,深入走访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制定好跨境电商专项激励资金分配方案,着重围绕本次疫情对跨境电商发展造成的问题、短板适时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同时,对接组织人事部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扩充优秀跨境电商队伍,为萧山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萧山区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