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为“一带一路”建设探路!宁波综试区“亮”在哪里

发布日期:2019-04-26 11:2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宁波商务局

两年前,宁波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确定了“一核一港三区三网”任务框架,包括74项重点任务、34个重点平台和50个重点工程项目;

一个月前,连续在宁波举办了四届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将于今年6月在甬举行;
几天前,宁波版海上丝路指数被写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该报告中指出,“中国宁波航交所不断完善‘海上丝绸之路航运指数’,发布了16+1贸易指数和宁波港口指数”;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始发港的宁波,紧跟国家战略,加快开放步伐,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为“一带一路”建设探路的重任。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我们来回顾这几年宁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铿锵步伐。
从贸易畅通到资金融通

“一带一路”沿线频现宁波元素

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省南部,两台发电量为135兆瓦的机组正将电力源源不断输入印尼电网。这个总投资9600万美元的吉利普多二期电力项目,其投资和施工单位是位于北仑的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宁波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到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成为我市企业抱团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涌现了申洲针织、狮丹努、东方日升等一批示范企业,2018年带动全市境外直接投资备案额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约占全省的四分之一。
宁波与“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贸易额不断扩大。2018年,我市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货物贸易收支总额、服务贸易涉外收支总额同比分别增长约9%和34%,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今年前两个月,宁波口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额968.7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进口352.2亿元,增长11.8%。

在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方面,宁波打造的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已成为全国标杆性平台。五年多来,宁波面向中东欧国家推出投资合作项目177个,累计投资意向金额逾100亿欧元。中东欧特色商品常年展馆入驻15个中东欧国家共23个特色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中东欧商品集散中心。中国-中东欧国家贸易便利化检验检疫试验区成功推出2批14项举措,受到国家层面高度肯定。
发挥港口优势推进设施联通

面向“一带一路”集装箱航线翻番

设施联通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宁波按照《创建“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要求,充分发挥港口功能,强化港口管理技术输出和软实力提升,注重内联外通,着力提升交通互联互通水平和港口影响力。
2018年11月28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见证下,浙江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与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港务局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在港口业务开发、智慧港口、环境保护、安全保障、港城联动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这是宁波舟山港与“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合作的一个缩影。在中东地区,浙江海港集团和迪拜环球港务集团合资成立了义迪通公司,深度参与沙特利雅得等无水港运营;在中东欧国家,宁波舟山港分别与罗马尼亚康斯坦萨港、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克罗地亚里耶卡港和波兰格但斯克港签署友好合作协议,并与四港间各开通了一条挂靠的集装箱国际航线,每周各有一个定期班轮。

同时,宁波舟山港抢抓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发展的新商机,积极开拓出口新业务。近年来,该港多次完成沙特、埃及、古巴、马来西亚等地外贸滚装汽车出口业务和非洲多国的渔船整船出口业务。

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宁波舟山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航线从40多条增加到90多条,航班数达到5000班,海铁联运业务延伸至中亚、北亚和中东欧国家。目前,宁波舟山港“一带一路”年集装箱量约1000万标准箱,约占总箱量的四成。

五年多来,宁波版“海丝指数”影响力不断提升。2017年5月,由宁波航交所参与制定的“海上丝路贸易指数”正式发布,并列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海上丝路航运大数据中心被列入国家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获得中央财政数千万元专项补助资金支持。


(宁波商务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