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新印象——新旧动能转换篇 |
||
|
||
前言: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开发区的“日月星辰”高悬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近期媒体走访了余杭、宁波、衢州、温州等地开发区以及园区标杆企业,以局部的聚焦诠释开发区新印象,勾勒还原浙江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全景。 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究其本质,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国际前沿技术、新兴业态、高端装备和先进制造,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引领企业提质增效,带动全要素生产率的全面提高,加快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据统计,2017年,全省经济开发区完成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119亿元,占全省的42.1 %;其中制造业投资5638.4亿元,占全省的70.6%;企业技术改造投资4696.1亿元,技改投入率达35.8%。 科技赋能,释放生产新动能 新常态下,浙江开发区突出科技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培育的引领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引动实体经济的“质变”,牵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个“牛鼻子”,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已然开启了“智能工厂”时代。 在老板电器数字化智能制造基地的生产车间,再一次颠覆了我们对于中国制造业的想象。“以前,原料到车间、工序到工序、成品到物流间还是会有人工介入,如今运用AGV小车整合起各个工位,我们将这些流程串联起来,进一步提高整个制造基地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真正实现‘无人工厂’。” 老板电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走进春风动力的智能制造指挥中心,在12个大型屏幕上,车间内生产状况、订单进度一目了然,分布于两边的计算机正随时对车间内进行远端操控。人均效率提升30%、设备利用率提高25%、库存周转率提升50%、生产周期缩短30%……一组组数据之间的对比,无不体现出春风动力在“智能制造”中所获得的红利。 依托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两化”融合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区建设,积极实施“互联网+”“标准化+”“机器人+”以及企业上云工程,加快“智能工厂”建设,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西奥电梯、老板电器等实施工业互联网“百千万”工程,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在互促共融当中蜕变,实现从组织形态、生产方式到运营过程、商业模式的全面优化,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创新驱动,构筑产业新高地 全球新一轮科技及产业变革日益深化,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加速重构,高端价值链工序和研发设计能力大规模、跨国界转移,为我省产业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浙江开发区坚持将产业创新作为主战场,集聚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打开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 衢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打造五大500亿级产业集群,即以韩国晓星、巨化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化学品产业;以华友钴业、立昂集团为龙头的氟硅钴新材料产业;以中来集团、乐叶光伏为龙头的光伏产业;以艾森药业、康德药业、普洛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以开山、红五环为龙头的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特色亮点。 余姚经济开发区,致力于构建机器人、光电信息、智能家电、新材料为重点的智能产业体系,用“智造”带动整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构筑智能经济发展主阵地。 腾笼换鸟,深化亩产效益 与此同时,浙江开发区深化“亩产论英雄”改革改革和“低散乱”企业淘汰工作,加大低效园区改造力度和低效工业企业整治提升,倒逼实现“腾笼换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宁波杭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腾笼换鸟”,投入17 亿元将原来宁波市最大的漂印染园区39 家印染企业全部关停搬迁,并将1100 多亩印染厂房整体改造升级为众创园,引进了e 设计街区、宁波力神、宁波精雕、复旦杭州湾科创园、吉利动力总成研究院等一批“高新尖特”项目,目前拥有众创企业125家、创客1600 余人,孵化面积超6 万平米,集聚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0 家。 长兴经开区:“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等到好项目”。在长兴县洪桥镇有一处闲置了3年多的土地,洪桥镇以商引商、整合资源在收回土地后用两个月时间招引到总投资50亿元的锂电铜箔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如今工作组已入场筹备动工计划。而在不远处国家级开发区的一片占地约2000亩的空地,终于在今年迎来“主人”——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项目,该项目将年产新能源汽车30万辆、变速器60万台。 新时代,浙江省开发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大力发展以现代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优化配置金融、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开发区产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试验田,开发区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主战场、经济增长的大引擎、现代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的大平台、产城融合的新兴区,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强音。
(开发区处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