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牌和产品网络流通建设为突破口助推兰溪农产品消费升级 |
||
|
||
7月4日下午,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李习臻一行4人和省商务厅姚国善处长,金华市商务局赵桂娃副局长、富维红处长来我市调研农村市场消费升级和农产品生产流通有关情况,重点调研本地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情况、特点和消费升级趋势,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及地区性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代表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副市长周金富,兰溪市商务局副局长陈胜利、云山街道、经济开发区相关领导陪同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兰溪市新参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兰溪市农批市场,商务部调研组充分肯定我市农产品消费升级工作,对我市积极培育兰溪小萝卜等本地特色农产品给予高度认可。 近几年来,随着以品牌闯市场,以品牌增效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兰溪农民的品牌意识开始增强,并逐步走上了品牌经营的路子。目前除了金丝琥珀蜜枣、兰溪毛峰等传统名优产品外, 下蒋坞兰溪杨梅、穆坞枇杷等开始声誉鹊起。据统计全市已有农产品商标数 480 个,浙江名牌 2 个,金华名牌 6 个,金华市著名商标企业 2 个,金华市知名商号 2 个; 2003 年以来,共获得省级金奖 11 个。通过品牌的带动,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有了较为明显的转变,穆坞枇杷平均价格要比普通枇杷高出 50% 左右,而且供不应求,下蒋坞杨梅要比其他产地的杨梅高出 1-2 元/ 斤。同时,我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积极依托我市的生态、产业等资源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功能支撑,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传统行业渗透融合,农产品流通网络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到2017年年末,累计建成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点)294个;累计建成兰溪村淘点数79个,累计建成设社区(村)智能投递终端98个。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部署推进。成立兰溪市信息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市领导亲自挂帅,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召开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暨“农村淘宝”工作推进会,下发年度电子商务工作行动方案、年度电子商务工作考核办法等,实现年网络零售额45亿元;年跨境电商交易额1亿美元;完成电商专业人才培训1000人次;做好本地农产品上行工作;争创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争创浙江省电子商务示范市。 二是党建结合,开展村党支部+电商品牌建设。在云山街道黄龙洞村、十里亭村率先试行党支部+农村电商品牌样板村建设,通过“村干部+电商专干”方式,引领村民树立电商产品品牌意识,特别是利用好本地特色农产品,以良好的产品品牌效益促进增产增收,探索实践农村市场消费供给新模式。 三是加强引导,实现农村市场消费升级。例如在2016年,1月份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浙江农村淘宝年货节;2月份,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农村淘宝春耕节,我市二十多家农资农具企业登陆“农村淘宝”,开启农村淘宝上行工作尝试;4月份,组织8个农村淘宝服务站齐开业,其中上华街道大元畈村农村淘宝村服务站实现兰溪“村淘”网购汽车第一单;5月份,开展年中大促活动,上华街道马鞍徐村服务站在短短的20天内订单量达600余件,交易额破百万。11月份,各村淘点“双11”战果累累,当天总交易额突破两百万大关。五是统筹协调,全面对接商贸大企业“京东商城”。我市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商讨,并赴金华、北京与京东集团进行对接,全面摸排全市企业,筛选出1700余家适宜进平台的企业,并出台《兰溪市百村千企万店电商工程活动方案》。通过召开“兰溪制造”进京东对接会,挑选18家代表企业布展,组织200家以上企业参观展区、参加平台推介活动,同时现场签订意向协议100家以上,全力助推传统企业“触网”转型升级。 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依托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邮政局“邮乐购”、农商银行“丰收购”以及农产品电商园等平台,做好农产品上网,把我市优质的农产品、工业品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利用阿里的“菜鸟”以及邮政、农商银行在各村的服务站(点),解决偏远村的物流问题。其次,结合我市开发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旅”+电商,开拓特色乡村游、古镇游、美食游、采摘游等新型农村消费市场。 (金华商务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