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创新融合,服务贸易实现新飞跃

发布日期:2018-05-31 10:3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政务网

“优先发展服务贸易,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周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
  5月28日至6月1日,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京交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全国服务贸易优秀企业、境内外机构竞相亮相,下订单,洽谈合作。
  当前服务业成为开放的新重点。开放大市宁波正以创新融合,提速服务贸易,抢占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

 服务贸易“戏份”加重
  在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中,服务贸易的“戏份”将越来越重。当前,服务业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达70%,服务贸易占世界贸易的比重已近四分之一并将继续稳步上升。
  顺势而为,宁波服务贸易正在提速。去年,全市服务贸易实现进出口额773.73亿元,同比增长22.97%,占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19.72%跃升至21.12%。随着产业的优化与集聚,服务外包、互联网信息、教育、文化等领域都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势头。
  在国家公布的2017年度-2018年度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名录中,我市共有11家企业入围,占全省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总数的36.7%。
  “京交会”上,浙江大道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象山影视城和宁波云朵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五个单位,作为相关重点领域的代表,为宁波服务贸易“代言”。


 跨界发力融合增值
  在“京交会”宁波展区,大道集团的展位十分抢眼。LED屏上滚动展示其服务外包平台的“撮合”信息。“国际贸易中最难的就是找国外买家,我们这一平台将为买卖双方提供精准的智能服务。”大道集团董事长吴乐群笑着说。
  “目前,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外买家、中国出口企业和外贸行业的服务商。”吴乐群表示,运用大数据技术,平台可找到和买家相关的六维数据,并为买卖双方在平台发生的贸易和数据的真实性作保证,这样平台的金融服务商就可以依据数据对买家授信,提供供应链金融等跨界增值服务。
  同样走融合发展路径的还有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我们致力于口岸、物流、交通、电商、物联网等产业领域,以提供开放性的第三方服务为业务重点,建设运营了中国(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跨境购、四方物流市场等平台。”负责人如是描述道。
  在这样的跨界融合中,截至去年底,中国(宁波)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累计独立IP点击量达230万次;跨境购平台成为中央政策性试点平台中首批获批的五个试点城市平台之一。
  虽然是第一次参加“京交会”,象山影视城却拥有全国最多的摄影棚,去年接待剧组达150个,稳居国内影视基地拍摄剧组数第二位。象山影视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京交会”平台,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提升集聚度,发展具有特色的服务贸易。


 补齐人才技术短板
  “去年,宁波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21%。这一数据,全国平均水平为15%,上海则为30%。”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坦言,宁波服务贸易仍存在不少制约,人才技术是主要“短板”。
  “短板”面前,“甬家军”正积极寻求新的破解方法。
  宁波云朵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技术出发,领跑国内大数据在文化产业的应用。今年3月起全省推广该企业的“浙朵云”平台。“我们致力于将云朵网打造成一家24小时随需随取的数据银行。”云朵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浙朵云”将服务全省超过20万家企业,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向数字信息化发展。“我们还将在政府、企业、第三方市场和金融等领域进一步构筑端到端的持续运维优势。”
  有形的货物,无形的服务。作为全国第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办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理工学院商务发展经理韩诗颖介绍,学校正积极与宁波本地企业、周边中外合办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开展合作,探索完善产学研合作模式,为宁波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宁波市商务委员会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