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心积极为浙江大宗商品进口企业搭建新加坡贸易平台服务 |
||
|
||
积极扩大进口,特别是资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可以为浙江外贸转型、产业升级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浙江大宗商品进口企业纷纷将目光转移到新加坡,陆续在新加坡投资设立贸易公司。为此,从2011年开始,作为我省在东南亚的商务促进平台,新加坡浙江中心积极引导、服务浙江大宗商品企业投资新加坡并搭建贸易平台。
新加坡相对优越的投资环境、优惠的税收政策、低廉的融资成本、优越的金融条件、公平的经营环境,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来投资并开展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业务。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型钢铁厂、钢贸企业、石油公司都已先后在新加坡投资设立分公司,借助这个平台,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量不断扩大。
自2011年以来,在新加坡中心的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和全面服务下,通过在《浙江日报》(2013年5月22日第10版)发表题为“大宗贸易可借力新加坡”的文章、开展全省相关贸易企业上门走访、举办“浙江企业走进新加坡投资推介会”等方式,一大批浙江大宗商品贸易企业陆续到新加坡投资发展。以铁矿石贸易企业为例。浙江省铁矿石进口规模前十位企业(占浙江省铁矿石进口总量的85%)中,浙江物产国贸有限公司(进口量第1位)、杭钢对外经济贸易公司(第4位)、衢州元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第6位)、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第7位)、杭州热联进出口公司(第8位)、中航国际杭州公司(第10位)等六家企业已先后在新加坡设立公司,并开展铁矿石贸易业务。排名第2位的宁波中基集团正在办理在新加坡注册登记相关手续。
除铁矿石贸易企业外,浙江萧山中球冠集团新加坡公司、萧山万向资源新加坡有限公司、温州青山钢铁新加坡公司、浙江物产经贸新加坡等也已抓住机遇在新加坡投资设立分公司,从事油品、能源、钢材等商品贸易多年,经济效益显著。
据统计,2013年度,在国内铁矿石需求、价格双下降的背景下,浙江省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增长了19.38%,进口额增长了17.73%。
新加坡中心将本着“服务全省、服务开放”的理念,一如既往地引导、服务浙江企业到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东南亚地区发展,支持浙江企业国际化做大做强。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