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县动态

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发布日期:2013-08-30 03:1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省商务厅政务网

2011年3月获得国务院批准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指出,宁波—舟山港及其附近区域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这一战略地位的确定为宁波海洋经济的腾飞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宁波发展海洋经济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 具全国意义的渔业资源优势

宁波地处中纬度地带,具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合适的气候条件为海洋生物提供繁衍生息场所,宁波附近海域分布有浮游植物59属197种,浮游动物17个类群167种,底栖动物258种,海洋鱼类资源有182种,分属15目70种130属。宁波的重要渔场有大目洋渔场、猫头洋渔场、渔山渔场及渔外渔场,与全国著名渔场舟山渔场相连,渔业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种群恢复能力强。此外,东西长约60km的象山港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栖息、生长、繁殖和肥育的优良场所,是浙江省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之一、宁波市最重要的养殖海湾,是具有国家意义的“大鱼池”。

2 具全省意义的滩涂、浅海资源优势

宁波全市海域总面积为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其中大陆岸线为788公里,岛屿岸线为774公里,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此外,宁波拥有居全省首位的10.4万公顷的潮间带滩涂,滩涂的匡围可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土地资源,潮间带也是进行滩涂养殖的重要区域,可直接用于养殖的约1.87万公顷。此外,广阔的浅海区域也是水产养殖的重要地带。

3 具全球意义的港湾航道资源优势

宁波位于我国海岸中部,长江三角洲南翼,紧靠国际航运干线和长江黄金水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岸线资源极为丰富。仅北仑区域可开发港口岸线就有121km,且海域水深浪静,不冻不淤,陆域腹地广阔,拥有天然的深水大港。宁波的港湾航道资源在区位、航道水深、岸线资源、陆域依托、发展潜力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宁波港包括北仑、宁波、镇海、大榭、穿山、梅山等港区,港口航道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港口的经济区位优势明显,内外辐射便捷,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向内可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

4 具世界意义的海洋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优势

大海赋于沿海人民不懈的开拓创新精神,祖祖辈辈宁波人在海内外的创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宁波海洋人文景观。宁波有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近现代的宁波帮古居、镇海海防历史遗迹、象山石浦渔港等为代表的海洋人文景观以及象山红岩、旦门山岛、花岙石林、皇城沙滩、松兰山等为代表的海洋自然旅游景观,可开发多元化、参与性强的海洋旅游产品。

5 具区域意义的海洋新能源

海洋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向。宁波濒临开敞的东海,部分岸线及岛屿区域潮差大,波浪高,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能资源。大目洋西岸、象山港、三门湾内大部分地区潮差达3.0m以上,杭州湾南岸自镇海向西潮差逐渐增大,海王山达2.52m,西三高达5.87m。此外,宁波海域有许多港湾、岛屿水道,潮流流速在4-5节,最大可达6-7节,有丰富的潮流能资源。受东南季风影响,宁波南部海域有许多著名的大浪区,如韭山、渔山等海区波浪能相当丰富。充分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海洋新能源,对宁波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波市外经贸局供稿)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