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庆黄金周宁波消费市场综述 |
||
|
||
2013国庆黄金周消费市场综述
今年国庆长假,前五天天公作美,气候宜人,6日、7日受23号台风“菲特”影响,消费市场呈现前高后低走势,前五天因高速公路免费,外出旅游、购物、休闲者众多,各旅游景点和书城、博物馆等文化消费人气旺,但受宏观经济形势低迷等影响,居民消费意愿趋于保守,旺盛的人气并未把整个市场充分带动起来,除特色餐饮业、黄金、家电消费一枝独秀外,整体表现欠佳。9月30日至10月6日,我市重点监测的28家商场、超市和酒店共实现营业额53816.2万元,同比下降7.4%。纵观国庆消费市场,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餐饮业出现两极分化,高端餐饮生意清淡,特色餐饮业生意火爆
今年国庆长假高端餐饮业普遍遇冷,9月30日至10月6日,我市重点监测10家餐饮企业营业额共计1886.5万元,比去年同期出现明显下降,经营业绩普遍不理想,节日期间的唯一亮点是婚宴消费大幅增长。除向阳渔港出现大幅增长外,其余均一改以往火爆场面,出现负增长。但中端、大众化、商场购物城餐饮因人均消费降低、菜品变化多样等原因,却出现了复苏,场面比较火爆,而景区餐饮和农家乐休闲餐饮因外出旅游、休闲热潮,在外就餐的人数明显增多,出现了井喷现象。
二、超市销售稳中趋降,略显低迷
超市消费主要以日用品为主,大多为刚性需求。我市这方面的消费已处饱和状态,多年来一直保持小幅增长态势,但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不确定因素增多,物价上涨快等影响,今年表现略显低迷,从重点监测的8家超市情况看,有2家为正增长,其余6家为负增长。增长最大的是麦德龙超市,同比增长10%,降幅最大的是加贝超市,同比下降20.5%。9月30日至10月6日8家重点监测的超市共实现销售额24599.6万元,同比下降 10.2%。
三、百货商场表现平平,稳中有降
受累于经济大环境恶化,居民消费信心不足,加上网购分流严重,今年黄金周的百货业是历年来表现最差一次,重点监测的11家百货商场,除一家在装修外,4家增长,6家为负增长。新江厦商场增长最大,达44.6%,百联东方商厦、新世界百货、城隍庙商城、浙江华联商厦下降幅度比较大。9月30日至10月6日,10家百货商场共计实现销售额27370.1万元,同比下降3%。尽管商家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假日促销活动,商场人气仍然较旺,但看的多,买的少,销售低迷。从零售业发展趋势看,在网购的冲击下,传统百货业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挑战。
四、菜篮子商品供应,货足价稳
总的看,国庆长假期间,菜篮子市场仍保持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从重点监测的批发市场,节期水产、猪肉、蔬菜的销售同比明显增长,家禽销量减少,禽蛋销量略增。价格同比涨跌互现,猪肉、水产品价格上扬,蔬菜、禽蛋价格下跌。以江东水产批发市场为例,节期7天成交水产品4142吨,同比增长4.5%。产品以中低档占多数,水产品中蟹虾多,鱼类少且体型小,低档与高档鱼类价格差异较大,出现了价格“两极分化”。为应对今年第23号台风“菲特”对我市的影响,我市已动员全市涉菜企业加紧从外地调运,做好菜篮子商品的储备,市本级储备生猪6万头、水产品3000吨、蔬菜5000吨、豆类原料1500吨,保证灾期供应有保障。
(宁波市贸易局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