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牵动宁波外贸“神经” |
||
|
||
自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标准普尔由“AAA”下调至“AA+”后,许多宁波企业主最近也随之忧心忡忡。中长期订单开始减少、订货商要求降价、美元仍在贬值……昨天,市外经贸局的一份综合调研报告认为,这将拖累“宁波制造”出口,但有利于适度增加进口。
这几天,“中国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在与记者分析研判未来文具市场的走势时认为:“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会引起很多连锁反应,不仅会影响汇率、资本市场,还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调低未来需求,美国零售商恐慌之下,未来可能会减少或取消订单。” 慈溪进出口公司一名业务经理称,现在对于接订单变得格外谨慎。这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事件引发的一系列负面影响,将拖累公司外贸出口部分。为降低可能出现的风险,最近几天他们已经开始着手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重新评估。对于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的客户,订单一律不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身的风险。 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一些国家如法国为保住“AAA”评级,声明削减财政赤字计划,引起国外产业补贴政策调整,减小政策补助力度,这也影响到国外客商从中国采购。宁波日地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对欧美国家的大面积太阳能发电设备生产、销售、安装。据公司负责人反映,近期德、意、法等国家调整其国内太阳能发电产业补贴政策,太阳能发电产品补贴价格也由1.3-1.5欧元/瓦下降到0.9欧元/瓦。 我市经济外向度高,对国际市场变化敏感,今年上半年我市外贸增幅已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这次评级下调事件的发生,使我市收窄与全国、全省外贸增幅差距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市外经贸局经贸研究所毛新斌说,这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后,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 他认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下跌,有利于我市扩大非自用性大宗原材料进口。我市进口产品以原油和矿石等原材料大宗商品为主,很大部分非自用,而是转卖给国内其他厂家,进口企业以赚取差价盈利为主要经营模式。” 目前国际市场商品交易仍主要以美元计价,因此,无论是从欧美市场进口成套设备、先进技术,还是从澳洲、南美进口铁矿石和原材料,美元贬值对我市企业适度增加进口无疑是个利好。因此,可乘机升级我市企业的设备和技术。 据我市部分进口企业反映,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并时常出现国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倒挂”现象,进口时机不好把握。这次美国评级下调事件发生后,国际原油价格快速由110美元/桶下降到100美元/桶以下,铜等金属价格也快速下跌,以进口非自用性大宗原料的企业,迎来难得的进口时机。 另外,国外资产价格下跌也有利于我市企业“走出去”收购兼并。这次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事件引发的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动荡,将引发国外部分优质资产价格被错杀,从而为我市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对方已有的生产要素、营销网络、研发能力、生产技术、品牌价值等各类资源,提供了好的机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