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温州企业未陷“倒闭潮”

发布日期:2011-08-01 04:42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7月27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阿里巴巴联合发布“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报告通过实地走访和调查后认为,尽管中小企业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和融资渠道有限的双重压力,但包括温州在内的众多浙江中小企业并未出现传说中的“倒闭潮”。
  该份报告对浙江省的宁波、温州、台州、绍兴、湖州、嘉兴和金华等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5家专业市场和12家当地银行进行了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对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业进行了网上调研后最终形成。调研的对象是浙江省年销售额30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其中涉及温州企业387家。 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温州企业开工率不错。报告显示,从企业开工率来看,受访小企业中约40%的开工率在90%以上,约19%开工率在50%以下(处于半歇产或歇产)。其中,温州企业的半歇产比例在16%-17%左右,比多数受访城市的情况略好。
  受访的瑞安市德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企业主胡德安表示,像他这样的小企业不太可能倒闭,企业规模小,不是靠银行贷款或私人借贷。贷款少,没有负担,形势不好的时候大不了休息一两月。
  同样不是靠银行贷款开展生产经营的瑞安市新华丝织厂负责人池仁东则认为,今年小企业甚至境况比往年要好一点,“但是靠银行贷款的话,就麻烦一点。”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表示,小企业倒闭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投资高风险行业失败,二是市场的正常淘汰,三是小企业主动停产待机。温州多数小企业仍在积极经营。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对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并不敏感,小企业也不会直接因为银根收紧而突然倒闭。
  二是温企民间借贷比例偏高。分地区看,受访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包括银行、农信社、亲友、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报告显示6成以上的小企业有融资需求,而其主要的融资渠道50%是通过亲友及民间借贷,银行仅占15%。其中温州民间借贷更为活跃,通过民间借贷作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小企业占到了28%,高于其他城市21%的平均水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薛兆丰表示,民间融资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宜疏不宜堵,监管者应该让民间投资者知道怎么样做才能够使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从2005年的非公36条到2010年的新36条,包括商业银行法在内,国家是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但实际上能够进入银行业的却非常有限,困难在于监管者在审批制度上缺乏透明度和明确的标准。
  三是小企业金融服务仍待完善。资金就像阳光,小企业需要一扇窗,可以让阳光照进来。对众多小企业来说,对融资的渴望很强烈,可是从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却并不大。绝大多数受访申贷的小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存在困难,占比高达97%,相比2008—2009年提高3%。
  专家建议,银行应进一步明晰对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同时政府也应鼓励服务于小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快速发展,构建完善的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此外,还应加大对小企业融资的资金监管力度,进一步引导民间借贷阳光化。“前提是,社会信用体系必须要加快建设,丰富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和征信数据,以实现小企业信息集中管理查询。”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