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民营经济未现“倒闭潮” 新设民企同比增10.67% |
||
|
||
上半年以来,浙江中小企业陷入“倒闭潮”的忧虑一直不绝于耳。日前浙江省工商局发布“全省民营企业景气指数二季度报告”,以具体数据作出回应。报告显示,截至6月25日,浙江新设民营企业共6.38万户,同比增长10.67%,新设企业注册资金达1490亿元,同比增长46%。目前,浙江82%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总量达到了68.4万户,注册资金总额达到1.9万亿元。 今年上半年,浙江民营经济总体稳定在高位区间内,景气指数远高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景气指数的最低值(89.46)。2011年第一、第二季度的景气指数分别为112.45、110.22,已连续七个季度保持在110以上的健康高位运行区间。 数据对比显示,“浙江企业重现倒闭潮”的说法站不住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肆虐,浙江民营企业的处境可谓“乌云密布”。 2009年一季度达到最低值89.46,此时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停产,企业家信心降到前所未有的低点。 今年上半年民营经济两个季度的景气指数均保持在110以上,虽然相比2010年下半年景气指数的最高点121.25,目前点位略有下降。但报告认为,浙江民营企业总体仍在高位区间运行,健康运行态势没有改变。 转型升级成为“景气”之源,64%的企业已有意向投资新兴产业 据今年上半年民营企业景气指数监测数据显示,90%的民营企业认为,去年国务院发布的“民营经济36条”有了实质性推行。而为谋求新发展空间,浙江的民企从战略布局、产业结构、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寻求自身结构升级。 尽管浙江民营经济正在稳步中上行,但不可避免地又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先行指数的运行动态指数连续两个季度微幅下调;二季度民营企业运行动态指数为100.11,已比一季度略降。 在浙江省工商局跟踪监测的2600户民营企业中,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成本上升。69.65%的企业表示原材料购进价格与去年同期比有明显上涨,并有60%的企业认为原材料还将上涨。此外,用工、融资、用电等也成为民营企业担忧的主要因素,31%的企业认为当前融资成本过高。 浙江省工商局认为,从景气指数来看,民营企业在稳步上行的同时面临多重挑战,预计民营企业景气状况放缓的趋势可能还将延续。 “接下来我们可能会碰到比较严峻的时期,但宏观调控最怕就是由旱到涝,一晴就旱、一雨就涝。所以调控紧不能出现‘倒闭潮’,松不能出现炒房热。”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认为,调控未到头,浙江民营企业还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