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抢抓蓝色机遇 发力海洋经济 |
||
|
||
今年3月,《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意味着发展海洋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最近以来,抢抓蓝色机遇,决胜未来发展,成为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工作重点。
海陆统筹 开启港区城联动发展新引擎
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位于杭州湾北岸,按照《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空间布局,属北翼区域。《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复以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党工委、管委会、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认真总结近年来实施滨海开发战略的经验,按照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要求,开启了港、区、城联动发展的新引擎。
港口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前沿阵地,也是吸引和集聚现代工业的最佳区域。今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开发建设港口的重点是建设港区的配套工程和外海码头。目前,港区二期围涂工程已基本结束,围区内的水、电、路、绿化等工程正在紧紧跟进。显示海盐港区海河联运特色的海塘支线航道改造项目,省交通厅已与设计单位对接,有望年内开工。内河港池和码头已完成设计。根据初步方案,内河布置500吨级内河码头共15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近300万吨,工程分二期实施。其中一期项目,其仓储用地203亩,布置码头6个。
口岸开放,已得到军方同意,已报省政府审批。海盐港区通关服务中心项目前期研究也已经开始。码头是临港的一大主要产业。发展临港码头,也是海盐港区的一大优势。海盐港区范围内拥有自然岸线41.6公里,可供建设生产性码头岸线8.9公里,其中:可供建设万吨级以上深水岸线5.4公里。在建的C区1号、2号两个万吨级多用途码头进展顺利,计划于2011年11月建成、运行。C区3号、4号码头,报批手续即将结束,计划将在今年5月开工建设。C区5号、6号码头,开始启动报批程序。据开发区港区建设部经理沈君分析,今年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海盐港区开发建设的步伐一定会进一步加快。
发展海洋经济战略的实施,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跳出了海是海,陆是陆的传统认识,坚持把整个区域作为海洋经济区的组成部分,统筹海洋、港口、陆地互动发展。今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区域发展的重点是“兴产业、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采取的措施是开展产业招商,以增量引进促转型。今年1至3月,该区已新引进核电关联、LED光电等内外资项目13个,总投资达56亿元。其中新批外资项目4个,完成合同外资4914万美元。
城市是港、区发展的产物,也是港、区发展的推手。今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计划继续推进“两新”工程,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区转移。同时,计划推进商务园区、中央公园、创业公寓、植物园、滨海小学迁建、海盐汽车检测中心迁建项目,完善城市的配套功能。
集聚发展 打造杭州湾临港型产业新基地
今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服务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企业数量“三大倍增”计划,依托区位、港口、海涂等资源优势,重点引进重装备机械制造(核电关联)、新能源(LED光电)、港口码头、仓储、物流、现代服务等产业,有的放矢地打造“大项目--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新模式。
LED是新兴产业。自香港亚威朗公司LED外延片生产项目落户以来,新能源产业开始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集聚。2010年引进了亚威朗增资LED外延片、MOCVD设备研发制造、夏威光电LED灯具、晶鸿太阳能硅晶片、中晶太阳能电池片、申鑫太阳能电池组件、久燃甲醇汽油及展硕LCD液晶屏模块等8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总投资17亿余元。今年一季度,又引进了光达高科技总投资1亿元的MOCVD高端装备制造和昊日光电科技等光电生产项目、昊日光电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LED灯具制造、加工项目及由浙江钱江明士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亿元的光伏产业项目。
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吸引了大集团、大企业的眼球。大项目开始抢滩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今年已有辽宁省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2.5亿元,年产6000吨核电材料项目、浙江协和集团总投资35亿元,年产200万吨薄钢板材生产等大项目落户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
利用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引进港口物流、酒店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成为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今年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今年,已引进总投资5000万元的酒店投资管理、总投资25000万元的汽车销售、维修、投资500万元的物流等三产项目。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大培增计划”,正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变为现实。
科学谋划 描绘海洋经济发展新未来
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家战略的喜讯传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广大干部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欣喜之后,他们开始科学谋划,描绘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未来。
根据《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在未来的五年里,他们将以实施发展海洋经济战略为契机,加快建设“长三角港口群新港”、“杭州湾临港型产业新区”、“海盐滨海宜居新城”。
港区,经过五年的开发建设,使之成为具有货物装卸储存、临港工业、现代物流等多功能综合性港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杭嘉湖及周边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口岸、浙江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以及长三角港口群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组成部分。
临港型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到2015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临港型战略新兴产业初具规模,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2家。
宜居新城初具雏形。到2005年末,城市功能设施初步配套到位,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现代商贸服务业加速发展,社区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市人口集聚8万人以上。
发展的蓝图宏伟壮丽,鼓舞人心。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广大干部群众正乘发展海洋经济的东风,朝着未来的发展目标,迈动着前进的步伐。我们坚信,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未来必将更加美好!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