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宁波检港协作实现多方共赢

发布日期:2011-02-14 02:46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从“大港”向“强港”转变,从“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变是宁波港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自两年前宁波检验检疫局与宁波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共同推进港口发展协作备忘录》以来,检港在监管场库优化整合、信息系统互联互通、空箱查验协同作业、镇海潮汐港全天候运作等多个项目上开展了全方位合作,港口作业流程不断优化,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入境方面,建立了以“无货申报、分类堆放、前置处理、集中查验、卡口放行、目的地检验”为特点的进境集装箱货物口岸验放机制。建设了检港专用通讯链路,核心数据交换平台和信息对接应用系统,实现了港口作业动态、物流申报信息和检验检疫监管指令的集成与关联,做到了检港协同作业。货物尚未到港,报检人即可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相关信息,获知检疫处理和查验要求,待货物到港后由港务作业部门直接卸至指定场地分类堆放,需实施检疫处理的货物可在通道实施前置快速处理,完成处理及查验的货物通过卡口自动放行,转至目的地实施后续检验监管。2010年,17.03万批进境检验检疫货物全部实现无货申报,39.21万废品箱全部实现分类堆放,39.54万标箱实现通道前置卫生处理,其余均为专用场地卫生处理。同时,为了提高定点场库查验效能,在港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宁波检验检疫局将原40个检验检疫监管场库优化整合为24家,形成了“综合为主、专业为辅,港区内堆场为主、港区延伸堆场为辅、其它堆场作补充”的场库分布格局。2010年,23.92万标箱进境货物在综合性的检验检疫监管场库实现了集中查验。
  出境方面,强化产地检验监管制度,简化口岸查验手续,建立了以“货物产地检验,口岸直通放行”为特点的浙江省域出口商品直通放行机制,将浙江省域视作一个大口岸,符合条件的出口商品通过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后,报关地海关可凭借产地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单放行货物,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则通过监控、比对和分析港区物流信息,发现和查处问题货物,堵住逃检漏洞,从而为企业减少了一次代理、一次申报、一次落地、一次查验的时间,每个查验箱可节约费用500元。2010年,浙江地区从宁波口岸出口直通放行的货物批次不断攀升,从年初的每月几百批递增至下半年每月近万批,浙江地区直通放行出口货物占从宁波出口货物的比例从1月的1.25%上升到12月的12.6%,其中11月达到全年最高比例14.03%。
  通过深化检港协作,推进信息共享,在科学监管的同时,提升了口岸服务效率,实现了多方共赢,为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提升了港口通关效率。口岸验放新机制将检验检疫工作流程与港区作业流程紧密嵌合起来,做到了“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效果最好”,促进了物流便利化。进境集装箱货物基本做到了“即靠、即卸、即检”,实现了零等待。同时,浙江省域直通放行出境货物每批节约了1至2天时间,吸引了省内货源,促进了宁波港揽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全年直通放行货物58.65万批,货值214.90亿美元。此外,在检港协作框架下,空箱检疫实施进境空箱以港区大堆场底层空箱查验和出闸口通道查验为主,空箱专用场地查验、外堆场协查为辅的监管方式,有效缓解了港区堆场压力;镇海废金属船舶作业实现了“全天候”运作,有效提高了泊位利用率。2010年,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0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4.7%,大榭港区顺利通过创建国际卫生港口国家质检总局专家组现场考核,检验检疫与港口、海事部门的通力合作功不可没。
  二是增强了执法监管效能。通过信息共享,加强进境集装箱货物申报信息、物流信息、风险预警信息的集成与关联,实现了高风险货物的提前布控,使有限的检力得以用到刀刃上,提高了问题检出率。通过监控、比对和分析港区出境物流信息,跟踪、监控和拦截问题货物,打击了以次充好、偷梁换柱等不法行为,保障了宁波出口商品质量安全。2010年,经检验检疫发现不合格货物金额37.16亿美元,同比增长60.10%。入境检疫截获有害生物549种8,575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5种455种次,截获有毒有害物质100批次。在全国口岸中查获首个进境集装箱携带疑似鼠疫染疫鼠案例、首次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南部松齿小蠹,在宁波口岸首次截获非洲乳白蚁、大谷蠹、北美家天牛、斑皮蠹属、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有力保障了国门安全。
  三是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口岸验放流程和机制的创新也使广大进出口企业受益非浅。特别是进口滞港时间的缩短,使资金回笼加快,为企业节省了港口费用。进口废纸等比原来通关时间至少加快三天以上,每个箱至少可节省转栈费、移箱费、仓储费100元。镇海废金属船舶作业“全天候”机制使每艘进口废金属船舶可以少滞港1-2天,按滞港费2000美元/天测算,一年可为进口企业直接降低经营成本约 1000万元。同时,实施直通放行制度也使企业出口成本大幅降低。据初步估算,仅从口岸省去的吊箱、仓储等占用费,按500元/箱测算,一年可为相关企业节省费用约2.75亿元。
  四是推动了区域物流与对外贸易发展。通过多方协作,集约资源,推进监管场库标准化建设,提升了监管场库整体运行效能和对外形象,促进了国际贸易示范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配送商品、集散地货物等各类物流监管模式及海铁联运、水水中转、内陆“无水港”物流监管模式的优化,为服务口岸物流产业做大做强作出了贡献。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宁波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等专业市场建设,推动了物流港和贸易港的进一步发展。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