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放平台 > 工作动态

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五个年”活动结硕果

发布日期:2011-12-15 05:24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浙江省商务厅

    2011年初,县委、县政府发出了开展“两新”推进年、平台建设年、招商引资年、项目推进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号召。一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紧密结合实际,深入开展“五个年”活动,使“五个年”活动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两新”带来新变化
    “两新”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举措。今年初,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按照港、区、城联动发展的思路,对年内农房搬迁、宅基地整理、土地流转、安置房建设等都作了计划。
    今年2月,东港村农房首批搬迁工作启动。经过房屋评估、公示等环节,4月,完成东港村首批135户的挑房签约。5月初,又启动东港村第二批的农房搬迁工作。10月中旬,完成第二批341户的挑房签协。11月上旬,又完成了西塘社区2个承包组71户的挑房签约。同时,还完成了规划区内23户户危旧房户的提前安置及8户上期遗留的安置。累计完成农房搬迁578户。
    与农房搬迁同步进行的是大桥新社区的安置房建设。大桥新社区一期工程,用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工程分A、B、C、D、E等5个区块。今年5个区块全面启动。其中B区块4.2万平方米的150套排屋,将在今年12月底交付使用。
    宅基地整理是“两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该区(街道)按照省政府的批复,如期启动王庄、曙光社区的土地整治一期项目,至5月底,王庄区块搬迁农户的宅基地完成平整,并新筑排灌渠道20.9千米,新建机耕道路14.6千米,新增加了断头浜填埋2.08万平方米,完成河道拓宽新建汙堤2.04千米,维修机站3座,新建机站2座。王庄区块通过土地整治,完成宅基地复垦面积354亩,新增耕地450亩,成为全市第一个通过市级单体验收的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两新”建设的推进也加快了土地流转。2011年,该区(街道)共流转土地755亩。
筑巢引凤唱大风
    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平台,经过近年来的建设,发展平台不断优化。今年1至11月底,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投入基础建设资金8.59亿元(包括安置房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发展平台。
    今年,该区(街道)在推进疏港公路、二线海塘北侧排水、港区电力、污水管线等配套工程、区内道路及配套工程的同时,侧重城市配套工程的建设。
    今年,在区中心建成了一个4.9万平方米的植物园,为区域内的居民提供了休闲的场所。为让在区域内创业的各类人才的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6月,启动了22万平方米的创业公寓。11月,又启动了西塘老集镇菜场整治项目。
    更令人欣喜的是,今年9月10日,在县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区(街道)首家开通了301路和302路两路区内公交车,交通环境进一步优化。
新兴产业竞风流
    招商引资是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发展主题,今年,该区(街道)以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为抓手,创新招商机制、创新招商手段,引进一个又一个的大项目、好项目,将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服务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企业数量“三大倍增”计划落到实处。
    LED是新兴产业。在前几年引进香港亚威朗公司LED外延片生产等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又引进了光达高科技总投资1亿元的MOCVD高端装备制造和昊日光电科技等光电生产项目、昊日光电项目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LED灯具制造、加工项目及由浙江钱江明士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8亿元的光伏产业项目、总投资24亿元、年产1200万片蓝宝石衬底项目等。LED产业园已姹紫嫣红。
    大项目开始抢滩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今年,该区(街道)先后引进了浙江电渣核材有限公司总投资2.5亿元,年产6000吨核电材料项目、浙江协和集团总投资35亿元,年产200万吨薄钢板材生产、钱江明士达投资8亿元的硅片和太阳能电池制造等一批大项目。
    利用区位、产业基础等优势,引进港口物流、酒店等现代服务业项目,成为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今年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今年该区(街道)在推进海盐港区C1、C2码头建设、C3、C4码头开工前准备、C5、C6码头报批等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三产项目,至11月底,已先后引进了禾众汽车商贸园、臻祥酒店、协和物流等3个三产项目,总投资3.05亿元,注册5500万元。
工业投入创新高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开发区在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中,通过定期召开项目推进联席会议、部门联系项目,举办新项目开工、竣工典礼、“服务企业百日行动”、重大项目督查等各种活动,扎实推进工业、三产项目建设。至11月底,该区(街道)计划开工重点项目16个,实际开工项目19个;计划竣工重点项目13个,实际已竣工项目11个;完成工业项目生产性投入30982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2%,创历史新高。
    随着新项目的开工、竣工、投产,区域内的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LED产业、核电关联产业、港口物流等新兴产业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机械、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合作,股份合作等途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至11月底,该区(街道)已实现工业总产值103亿元,预计到年底,可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同比可增长20%。
“三问”夜访聚民心
    干部职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三问”夜访,是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在“作风建设年”活动中的一大创新。
    今年4月,该区(街道)在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中,建立起的干部职工夜访农户的制度。规定每月的10日、20日的晚上为干部职工夜访日。一年来,通过干部职工夜访,知民情、解民困,凝聚了科学发展的合力,促进了社会和谐。
    这一做法受到了县委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县机关、镇(街道)机关中推广。同时,也引??以《海盐经济开发区干部倾听民声——“三问”夜访,化解矛盾》为题,作了专题报道。
    春华秋实。2011年,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五个年”活动的深入开展,激发了奋进的力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新的一年,该区(街道)将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但我们坚信该区(街道)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一定会继续发扬知难勇进、敢于争先的精神,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向着“五年再造一个经济新海盐”的伟大目标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