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希腊国内一家著名酒庄里的红酒,正陆续运入中国,在浙江各地销售。这是浙商在希腊经营转型的一个典型。希腊,这个欧债危机的重灾区,对于还在那里的一万多名浙商来说,是坚守还是撤离,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 看好欧盟经济基础 浙商坚守希腊 “已经有半数浙商在坚持经营希腊业务的同时,考虑分散投资,转移阵地,回到国内,或者到别的国家寻找新的投资市场。”希腊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徐伟春说。此外,还有一些浙商试图从出口商转型为进口商,把希腊优质的农产品例如红酒、橄榄油等,进口到中国内地市场。 徐伟春说:“目前来看,希腊的经济情况要比之前想象的严重得多,没有三到五年时间是不太可能恢复的。”希腊雅典市中心,清洁工人在罢工,出租车司机在罢工。此外,政府也正在陆续出台各种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消费税从最初的18%左右,一直增加至今年的23%。这对大部分从事贸易和流通领域的浙商来说,影响很大。目前徐伟春位于雅典欧摩那区中心地带的饰品生意相比2009年之前,已经缩水50%。 不过,徐伟春对希腊的远景仍然比较乐观,他认为,欧元区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不太可能垮掉。另外,希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虽然对当地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这也证明希腊政府是在尽最大的努力改变现状。 买进希腊的好东西 出口商变身进口商 去年之前,杭州卡利士多商贸有限公司所有的业务就是向欧美地区出口圣诞用品、灯饰、礼品,仅对希腊一个国家的年出口量就超过250万欧元。但是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对希腊的出口逐渐减少,今年已经几乎没有订单了。不过,基于和希腊商家的长期业务往来,这家公司还是发现了商机。 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官员的推荐下,卡利士多公司选择了希腊卡拉玛塔省的橄榄油,在当地直接分装后,销往中国内地。董事长方百中说,计划在两三年内投资2000万欧元,开拓国内高端橄榄油市场。 徐伟春说,从纯出口商转型成进口商,将希腊、欧洲等国的商品如红酒、橄榄油,以及当地的矿产资源等转运国内出售,规避欧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是一条好路子。徐伟春目前收购了希腊一家著名酒庄5年的窖藏红酒,第一批货已经运到浙江开始销售。
|